小麦返青至挑旗这60天是产量形成的关键,小麦施肥攻略!
发布时间:2018-03-07 18:09 编辑:杰农编辑
开春后冬小麦进入返青阶段,接着是分蘖期至拔节期,这两个生育期对于高产冬小麦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,冬小麦从返青至挑旗的这段时间为春季生长阶段,一般历时50-60天,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。春追施拔节孕穗肥,是促进小麦苗情转化,健壮生长的关键,也是保证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。
在春季小麦施用化肥中,应以促进小麦高产、优质、高效和资源节约为目的,根据不同类型小麦需肥规律和麦田土壤供肥状况,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,合理施用化肥,提高肥料利用率,减少土壤污染。
一般高产田控氮、稳磷、增钾、补微中产田稳氮、增磷、针对性补施钾肥。从小麦的生理学角度上来讲,返青到起身这个阶段,小麦的植株继续在分蘖、出叶和发根,并且开始幼穗分化,是巩固冬前壮苗、争取弱苗转壮、抑制旺苗生长最有利的时期。看苗施肥可用三个字来概括:保、促、控。
1.保
年前越冬时已达到“六叶一心”的、有四至五个分蘖的、亩总茎已达到八十万左右、植株健壮、叶色正常、不发黄的一类麦田,返青后不要马上施肥浇水,以防生长过旺,消耗过多的营养,不利于后期高产。这类麦田,应采取划锄、除草、防治病虫害等措施,以保证年前有效分蘖、安全生长,有利于提高小麦成穗率,为后期小麦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。这类麦田以“保”为主。等到小麦拔节期前后,再施肥浇水,这叫氮素后移施肥法,有利小麦高产。
2.促
年前种植过晚,肥力条件差,底肥不足的麦田;越冬时麦苗矮小,分蘖很少;返青时,植株弱,叶发黄,亩总茎数低于40万以下的三类麦田;或秸秆还田没有浇越冬水,土壤疏松透气,水分蒸发强烈,土壤干旱,麦苗出现吊根现象。类似以上情况的,要及时浇返青水,施返青肥。
对这类麦苗选择对路的肥料很重要!
第一、不要施用或少施用有机肥料。俗话说:圈肥养地,化肥催苗。由于初春温度低,农家肥分解缓慢,不能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要。
第二、应施速效化学肥料,肥效快,能及时供应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,每亩可以施用尿素10~15公斤,浇好返青水。在此基础上,再喷壮苗叶面肥一遍,可促发新根、抗寒、抗旱、抗病,有利于小麦弱苗转壮苗。
第三、在施肥时还应注意一些高产田块中的弱苗,要施点偏心肥,使它们的长势达到一致,有利于小麦增产。

3.控
年前播种过早,播种量过大,出现了年前旺长的小麦,由于过早封垄、叶披散、叶片过大过薄,返青后,要对它们采用以“控”为主的措施,多划锄,尽量不浇水,蹲一下苗,还应密切注意是否有冻害,如有冻害,应采取相应的措施。
选择肥料时,注意化肥元素之间的相斥作用:
氮:吸收硝态氮要比吸收氨态氮难;施用过量的钾和磷都影响对氮的吸收;缺硼不利于氮的吸收。
磷:增加锌可减少对磷的吸收;多氮不利于磷的吸收;铁对磷的吸收也有拮抗作用;增施石灰可使磷成为不可给态;镁可促进磷的吸收。
钾:增加硼促进对钾的吸收,锌可减少对钾的吸收;多氮不利于钾的吸收;钙、镁对钾的吸收有拮抗作用。
钙:钾影响钙的吸收,降低钙营养的水平;镁影响钙的运输,镁和硼与钙有拮抗作用;铵盐能降低对钙的吸收,减少钙向果实的转移;施入钠、硫也可减少对钙的吸收;增加土壤中的铝、锰、氮,也会减少对钙的吸收。
杰农种业优质品种
JN2828
品种主要性状:春播生育期120天左右,南疆夏播95天左右,株型半紧凑,株高230-250厘米,穗位80-100厘米,穗长20-25厘米,穗粗5.3厘米左右,穗行14-18行,籽粒橙黄色,硬粒型。出籽率88%,抗倒性强,抗倒折性强,抗旱性强,耐涝性中,抗病性中等,活杆成熟。
郑单958
品种主要性状:品种主要性状: 中熟玉米杂交种,春播生育期120-130天,春播株高280-300厘米,穗位130-140厘米,夏播100-110天,株高260-280厘米,穗位120-130厘米,株型紧凑,果穗筒型,有双穗现象,穗轴白色,穗行数14-16,夏播果穗长16.9厘米,春播果穗长18.6厘米左右,籽粒黄色,半马齿型,出籽率87.5%,结实性好。
新玉9号
品种主要性状: 早熟杂交种,生育期90-100天,株高230厘米,穗位高117厘米,果穗长14-16厘米,穗行数16行,适宜南疆复播种植,该品种抗病性强,适应性广,早熟,亩保苗数4500-5000株,在冷凉地区春播表现很好。

JN2518油葵
特征特性:属中熟杂交种,春播生育期为105-115天,株高平均178厘米,叶片上冲,叶柄短壮,叶片呈心形,无分枝。盘径约16-22厘米,开花期花粉量大,正常年份自交结实率98%,无空壳,花盘外缘籽粒千粒重与花盘中央籽粒千粒重差异小,籽实含油率平均46%,瘦果果皮为黑灰色,果型长卵形。